治疗1:中医讲肾主藏精,精是人生长发育繁殖的源泉;它是生命活动的根源,所以被称为先天基础。肾脏调节五种体液,以维持体内水分和体液的平衡。肾主骨生髓,使骨坚齿固,脑荣而有活力。肾脏与其他脏器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肾控制气的摄入,气根植于肾,属于肺,因此有利于肺部的吸入和抑制;水上之肾益心,心火下之肾。水和火都是有益的,所以阴阳平衡;肾是自然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脾的健康运动取决于肾阳的温度。肾气的丰富需要脾胃的滋养。肝肾共生,肝木需要肾水的滋养。如果肾经充足,肝脏也可以得到滋养。膀胱主要储存体液并将气转化为水,但膀胱的气化需要肾气的蒸腾作用。这是中医学中肾的起源。
治疗2:中医讲肾:湿、热(寒)、毒、瘀阻滞,脏腑功能不足,肾浊。邪毒阻滞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虚证损害主要由脾虚、肾损害引起。脾虚和肾损害是基础,而蛋白尿、潜血、血肌酐和尿素氮是标准。致病性居症散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致病过盛是肾功能衰竭恶化的直接原因,因此基本治疗原则是消除致病因素。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它可以促进保留在肾小球上的免疫复合物的排出,增强肾脏的密封功能,实现自然修复,并排出毒素(肌酐、尿素氮)。同时,尿蛋白、隐血、管状型等逐渐消失。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因此,整个疗程的治疗原则是降浊解毒,健脾补肾。
治疗3:中医讲肾病、尿毒症的病因病机为基础,采用标本兼顾、辨证综合治疗的思路,改进了活血化瘀、养阴益气等中医单一疗法。西医治疗症状而非根本原因的透析疗法已经得到纠正。处方中未使用木通、大黄、半夏等对气血有害的常用中药。方是辩证的,方与证是对应的。比较慢性肾衰的治疗原则是肾阳虚证,以温阳为主;与西方医学中的透析疗法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