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湿”,痰湿体质不仅影响我们身体健康和美观,还会诱发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
中医讲肾有句话:脾为生痰之源,也就是说要解决痰湿体质,必须从脾胃调理开始,但是很多人服用了健脾祛湿的药物,如参苓白术散等效果不明显,甚至反复发作。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长久困扰我,直到我的老师提醒我:真正难以解决的湿气问题,其根源在于肾脏。
老师解释说,中医讲肾中的肾脏不仅仅是解剖上的肾,而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系统。肾脏在这个系统中扮演着水火平衡的角色,就像一个锅炉房,控制着身体的温度和液体代谢。肾阳,就好比锅炉房中的火焰,负责温暖全身,促进气血循环,同时帮助脾胃吸收和代谢水湿。一旦湿气侵袭肾脏,损伤肾阳,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冷感、四肢冰凉、消化不良等症状。这就像锅炉房的火熄灭了,整个建筑失去暖气和热水,变得寒冷。
因此,单纯通过调理脾胃来祛湿,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恢复并维持肾脏中的“火焰”——肾阳。只有当肾阳充足时,才能从根本上驱逐体内的湿气,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那么,如何温补肾阳,祛除痰湿呢?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有效的中医方剂,它就是张仲景的真武汤。真武汤是由生姜、白术、茯苓、附子、芍药五味药组成,其中附子是温补肾阳的主药,生姜、白术、茯苓是健脾燥湿的辅药,芍药是和血养阴的佐药。这五味药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温阳利水、健脾化痰的功效,对于痰湿体质的人非常适合。
当然,真武汤也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进行加减变化。比如,如果痰湿重,可以加苍术、陈皮等燥湿化痰的药物;如果胃气不和,可以加半夏等温胃止呕的药物;如果气血不足,可以加党参、黄芪等益气补血的药物。总之,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剂。
我曾经给一个痰湿体质的患者用过真武汤,效果非常好。这个患者,长期脾胃不好,吃什么都不香,还经常恶心;整天感觉没劲,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咳嗽不止,痰多又黏;手脚冰凉,大便稀溏。
我让他伸出舌头一看,舌苔白厚腻,舌根部分更厚,舌边还有明显的齿痕,这是典型的痰湿体质的表现。
他说他以前吃过很多健脾的药,但是效果都不好,症状总是反复发作,一直没好转。
我根据他的情况,给他开了真武汤加减,加了苍术、陈皮、半夏,让他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一剂,连续服用一个月。
一个月后,他再来找我,我一看,他的气色好多了,说话也有精神了;他说他的胃口恢复了,吃东西也不恶心了;他的咳嗽也减轻了,痰也少了,不那么黏了;他的手脚也不那么冰凉了,大便也成形了。
我让他再伸出舌头一看,舌苔也变薄了,舌根部分也不那么厚了,舌边的齿痕也淡了,这说明他的痰湿已经减轻了,脾肾功能也恢复了。
我又给他开了一个月的药,让他继续服用,巩固效果。两个月后,他的症状基本消失,痰湿体质也得到了改善,他非常高兴,感谢我给他带来了健康。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痰湿体质的调理,不能只健脾,还要温肾,才能从根本上祛除痰湿,恢复健康。如果您也有痰湿体质的困扰,不妨试试真武汤,或者咨询中医,找到适合您的方剂,让您的身体轻松起来,远离痰湿的困扰。
对于肾虚引起的病症,这个中药处方补肾效果显著:
纯中药萃取,无任何副作用的院内专方制剂——肾合胶囊
用于治疗男女肾精亏虚、肾气不足、肾阳亏虚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1.补阳益阴,阴阳双补,固精强肾。
2.补肾精、肾气,疏理淤堵,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通过多系统、多部位作用于全身,温补、循序渐进。
3.调理五脏六腑,改善肾气不足。有补火助阳、散寒驱湿、活血通经的作用。数味中药合用引火归元,直入肾经,温补肾阳,使阴阳平衡,从根源处解决病症。
肾合胶囊是北京市崇文中方中医院根据中医治本理念,联合研制的一种治疗肾阳虚证的医院专用制剂,其疗效已得到业界的肯定和患者的广泛欢迎。肾合胶囊是经过多名权威名老中医多年临床实验结果,用肾合胶囊可降低以后10-20年里尿毒症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