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肾和西医讲肾脏是一回事吗?
人们经常会将 “肾虚”和“肾脏病”混为一谈。那么,中医讲的 “肾”和西医的“肾脏”是一回事吗?
一、中医通过患病机体外在表现认识肾
中医学成形于几千年前,限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医疗条件简陋,人们认识疾病只能通过患者外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部可能产生的病理变化,即“司外揣内”,并通过成千上万的病例积累经验,整理提高进而形成脏腑理论,这种诊病的方法成为中医认识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如《黄帝内经》指出:“肾主藏精,主水液,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因此,当骨骼发育异常,智力低下,水液代谢障碍,有脱发、遗精等表现者,多从肾虚考虑,并通过使用枸杞子、补骨脂、熟地、山药等补肾中药来改善肾虚症状。
二、西医通过病理解剖结合化验检查认识“肾脏”
西医学的发展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体结构及功能的认识越来越细化,其认为肾的功能主要包括三方面:①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绝大部分废物通过肾小球血滤过、肾小管的分泌,随尿液排出体外。②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③内分泌功能。肾脏通过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来调节机体代谢。西医常通过一系列化验检查来评估肾脏的功能,如血生化,肾动态显像,腹部B超等。
由上可见,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脏”有很大的区别,肾脏病变不一定有肾虚表现,肾虚也不一定有肾脏病变,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们也有很多联系,如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造血,与中医讲的肾主精,精化生血有很大联系,临床常用补肾的方法来治疗贫血,还有如肾脏产生活性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与中医讲的肾主骨有很大联系,西医用骨化三醇治疗骨质疏松,中医采用狗脊等补肾中药治疗,都起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
以上文章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疗决策依据,健康问题请前往医院科学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