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姚主任开的半个月中药后,右侧肋骨的钝痛感确实轻了些,但饭后偶尔还会胀得慌。朋友听说我在看胆病,又给我推荐了家"北京中方中医院",说那里老中医调理慢性肝胆病很有一套,还不用住院折腾。
这家医院在胡同深处,灰砖墙上爬满爬山虎,挂号处还保留着老式木框玻璃窗。和中日友好医院全程微信操作不同,这里得打电话预约,接电话的大夫操着京片子:"肝胆科陈主任下周二下午有号,您四点前到就行。"
问诊那天发现不能走医保,挂号费倒便宜,普通号30块。诊室里陈主任戴着玳瑁眼镜,先让我伸出舌头看了足足半分钟,又拿小木槌敲膝盖检查反射。最特别的是他让我撩起衣袖,用钢笔尖顺着手臂经络画线,边画边说:"你这是肝胆湿热,但脾虚得厉害,得先把中焦打通。"
抓药处飘着熟悉的草药香,代煎服务比中日那边贵点,但药包是手写的牛皮纸袋,用麻绳扎成十字结。陈主任学生叮嘱我:"头煎药要闷泡半小时,药渣别倒,晚上再煮第二遍泡脚。"半个月药费四百多,比中日贵些,但药汤浓得像黑咖啡,喝完舌苔明显变薄了。
现在早晚会按陈主任教的揉按阳陵泉穴,配合中日那边开的消炎利胆片。两周下来,吃七分饱也不觉得饿,体重倒轻了四斤。最惊喜的是晨起口苦没了,连带着睡眠质量都好了些。看来中西医结合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打算再调理半个月去复查B超,要是胆囊能缩小就不急着手术了。病友们要是有类似情况,不妨两家医院都试试,总有一家对症。